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的这些常识,你了解吗?

时间:2025-04-05 07:35:09来源:时事速递网 作者:竹影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凭借自身能力和不懈努力,跨入了职场的大门,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就业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在职场中稳健前行,守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位残疾人朋友都需要掌握的重要课题。今天,我们特别为残疾人朋友们准备了一份温暖的职场启航指南,希望这些【就业常识】能成为您迈向成功之路上的明灯。劳动合同篇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益的重要法律形式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用工关系之后,法律要求双方要及时签订一份书面的劳动合同。第一问: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包括哪些内容?答: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信息: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确保“雇主”身份清晰无误。劳动者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个人身份一目了然。合同期限:明确起始与终止时间,让职场旅程有始有终。工作内容与地点:界定岗位职责,知晓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与休假: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劳动报酬:薪资多少,何时发放,明明白白。社会保险:五险(或更多)齐全,保障未来无忧。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健康至上。其他法定事项:法律要求,不可或缺。第二问:试用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答:试用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第三问:在公司上班没有签劳动合同被辞退了怎么办?解决办法如下:当事人和老板协商解决,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人实际工资计算;当事人如果和老板协商失败,可以向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当事人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四问:劳动合同期限未满,能不能辞职?答:劳动合同期限未满的,劳动者能辞职。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的辞职报告,或者在试用期时提前三日告知单位,在期限期满后,劳动合同就解除。第五问:电子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答: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电子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第六问:如果用人单位要求抵押证件要配合吗?答:不可以!《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注意: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社保篇第一问:社保必须缴纳吗?答:必须!《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项义务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约定变更或放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仅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需缴纳。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第二问:社保缴纳时间?答:《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第三问:试用期缴纳社保吗?答:必须缴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具有法律强制规定的。即使是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不能不缴社保。《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试用期篇试用期时长与薪酬?答: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注意: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残疾人就业后的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但作为主角的我们,更应主动出击,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沟通搭建桥梁,用证据捍卫权利,用成长书写辉煌。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职场之路上,共同守护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绽放生命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